小猪膨化配合饲料的十大误区:
中小猪场的问题和误区很多,为了便于深入讨论,我们每次只谈一个话题。谢谢配合。
饲料作为猪场养殖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一块,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养猪是一个需要综合各环节的技术与管理才能够实现盈利的行业,单纯强调饲料成本,或者把饲料当成养猪成功的唯一要素来看都是错误的。
对于中小猪场,大都数缺少必要的技术,管理不到位,硬件差,理所当然地希望有一种饲料把他们全部的问题都解决了,他只管把饲料投入料槽就等着收银子。对饲料寄以了太多的期望,把那些原本是饲养管理或者兽医的职责和功能都假设到饲料上来了。
那我们目前遇到的中小猪场对饲料的认识与选择到底存在些什么样的误区,请大家参与讨论。
误区1:蛋白质的问题
首先需要科普的是猪需要的不是蛋白质而是氨基酸。蛋白质经消化道消化后分解成小肽和氨基酸,再经小肠吸收,到体内再根据猪的需要来合成猪体蛋白质。一些厂家宣传高蛋白并以此作为卖点来吸引客户。一方面,过高的蛋白质加大了猪消化系统的负担,不但降低饲料营养的消化率和吸收比率,浪费饲料资源,排放的氮源还污染环境;另一方面饲料厂跟风做所谓的高蛋白饲料,在市场竞争和成本双重压力下不得不采用劣质蛋白原料,一些不法商人甚至非法添加来达到高蛋白(如臭名昭著的三聚氰胺就是为了提高粗蛋白含量的恶性欺骗手段)。
饲料的蛋白质要易于消化吸收,氨基酸平衡,蛋白与能量的比例匹配,这样的饲料才是合理而有效的。消化吸收率低的蛋白质(如羽毛粉)再高对动物也不会有好的效果,相反可能还会有负面作用。
误区2:要辩证地看待药物添加
饲料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猪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素而不是治病的灵丹妙药。一些中小猪场不注重疾病的防控,反倒想依赖饲料厂添加高剂量抗生素来帮他们控制猪病(特别是下痢)。猪有病就应该给服特定药物而不是在饲料中漫无目的地添加高剂量抗生素。这样一方面浪费了成本,把饲料当成兽药来用;另一方面猪长时间服用高剂量抗生素造成肝肾损伤,影响生长发育。
我们去看医生的时候医生一般开药都是2~4天的用量,为什么?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会越来越大。但我们的加药饲料确要陪伴猪儿一生,如果大剂量添加药物,无疑是在人为损伤猪的药物代谢系统,给猪的生长发育增加不必要的负担。